這次(今晚)又會再上三魔女的節目談《延禧攻略》。
有一次跟哥哥與侄兒聊電影時 ,就有人插嘴說:「我看戲僅僅是追求娛樂罷了 ,沒這麼多要求的……」
對「燒腦劇」我自有一分要求,這裏就打住不深入討論,也暫時不講出我的要求。
看劇,當然我也是追求娛樂的。
在娛樂的層面上,起碼也要在「情理之中,意料之外」,才能過足「戲癮」吧!?
如果全部在「意料之中」,又「情理之外」,這劇又怎麼會好看呢?
意料之中,什麼都給你猜到,連對白也猜到,肯定會無聊兼無趣了!
情理之「外」,全劇你看起來,要是覺得不合情理,編導當觀衆是白癡兼無腦,觀衆是可能會生氣的。
什麼是「情理之中」呢?
簡單粗暴來說,就是主角不會死,起碼拖到最後,主要是看看編導想要用悲劇,或者喜劇,還是疑問聯想劇收場!
至於在娛樂層面上,要觀衆代入其中,發生移情作用,會因爲看劇產生情感,離不開故事元素裏面的起伏跌宕。
或有厲害的主角,或有平凡的主角,都是說主角如何遇到困難,如何解決了問題,他們是如何在挫折中因而成長,從困知免行,學知利行,進而轉危入安,或者否極泰來!
甚至乎,或者其他的角色在起承轉折的劇情逐步黑化,或者正邪對立……這都全靠作者的功夫。
遇到困難,困知免行,學知利行,當然要合情合理,是在情理之中發生的。
不過,全程都在情理之中的話,你當然不會有過癮的感覺!
如果情理之中,編導功力深厚 ,總是夾帶核心思想,讓觀衆總是有所感動和啓發的話,這又是另一層功力了。
至於解決問題的手段,轉危爲安的方法,正邪對立的最後勝利/最後失敗,若能意料之外,觀衆才會有驚喜的感覺,以及有過癮的讚歎!
要過足戲癮,功夫全在「意料之外」讓觀衆產生驚喜,意思就是周星馳在《食神》說的「我估你唔到」。
再說,要玩意料之外,最好不要常常用上帝之手來解決問題,或者突然多了一個角色救了主角,或者不斷添加「新人」救了主角,甚至刻意「愚弄觀衆」,很勉強「顛覆」劇情,這些如果刻意擺脫了情理之中,觀衆也會生氣的。
「意料之外」更不能是奸角主角打不過,最後奸角被雷打死,如果套路都是這樣,這又怎麼有足夠的娛樂呢?
《延禧攻略》嚴格來說,不算是高階燒腦劇,但起碼會是用腦劇,起碼乾隆取笑人 或者罵人時,總是話中有話,你必須用心「聆聽」,才能有會心一笑。
甚至乎,其周邊資訊,都不是瞎扯胡篇的,都有其野史,還有真實個案。
至於說《延禧攻略》意料之外的驚喜,應該可以用其他宮廷劇的套路做對比,一對比的話,《延禧攻略》開場沒多久就有不一樣的套路:主角可不是好惹的,她是既狠又狡猾之角色!
除此,也沒有其他中文劇那種拖拖拉拉的習慣,憑記憶來說,最多三集就能解決一個難題,解決的方法亦在情理之中,更有的是意料之外的。
印象中劇中的小困難,一集裏面就把問題解決了,從這種套路來說,對比中文連續劇就比較新鮮!
好了,回到解讀影片的層面上來說,有的是解讀演技的層面,有的是解讀拍攝手法,有的是剖析故事情節,帶領大家看懂故事裏面第二層,乃至數層的意境世界。
至於三魔女要求的解讀,是放在主角遇到問題,然後主角想辦法解決問題,進而將這個解決問題的方法衍生討論,向外發展述說,然後變成落地的現實問題。
三魔女就是因爲這個層面,所以才嘗試做連續劇的解剖——我們可否從連續劇中,主角落入困局/難題/危機中,他使用的方法轉危爲安,這些方法對我們有沒有現實的啓發呢?
還有,三魔女也想從窺看加害者(奸角)種種行徑當中,衍生探索人性問題,或從既得利益者的人性,或從心理賬戶損失威脅,產生猜疑的人性角度做剖析,而我們又可否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相似相同的人性呢?
這就是三魔女要解剖延禧攻略的一份誠意與用心!
如果有興趣的朋友,今晚三魔女的平臺,在直播見面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803005490581/posts/174136588157222/